新财闻公众号
您掌中的财经信息服务商。

光库科技公告称,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,972万元—12,089万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97.00%—117.00%。报告期内,公司通过技术创新、推出新产品、积极开拓国内外客户,营业收入稳步增长,同时加强费用管控、降本增效,带动净利润大幅上升。
圆通速递公告,公司股东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,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转让公司股份不超过6845.1万股,拟转让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%。杭州灏月系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内企业,此次减持计划出于股东自身发展战略和资金筹划考虑。
西藏城投公告称,公司拟申请发行商业地产抵押资产证券化产品,以盘活存量资产,释放商业地产价值,并降低资金成本。公司将向子公司发放不超过14.01亿元的股东借款,并以其对借款人享有的标的债权为基础资产,与国金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设立专项计划。该专项计划的募集规模不超过14.01亿元,期限不超过18年。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北方企业有限公司将为本次CMBS提供增信支持。该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,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,存在一定不确定性。
今日获悉,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网站16日发布了2025年第八轮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,共涉及9宗地,土地面积约44公顷,建筑规模约103万平方米,上述用地拟于近期供应。
据中证协披露,截至2024年底,券商研究业务方面,机构客户佣金收入198.65亿元,较2023年的248.68亿元下降22.48%。其中,公募基金公司客户佣金收入下降50.03亿元,降幅达20.12%,佣金收入下降幅度较大主要是由于公募降费改革所致。此外,公募平均佣金率从2023年的7.37‰降至2024年的5.19‰,且2024年基金股票交易量较2023年下降近10%。
毕马威近日发布的《2025全球首席执行官展望》显示,通过对全球1300多位首席执行官进行年度调查,69%的首席执行官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将10%-20%的预算投入人工智能领域。86%的中国首席执行官预计,人工智能投资回报期在三年之内,远高于去年的比例18%;其中,更有20%中国首席执行官认为,不到一年就能看到实施人工智能的投资回报。
天安新材10月16日公告,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.3亿元,同比增长2.62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37.07万元,同比增长31.12%。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.73亿元,同比增长3.47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53.97万元,同比增长21.47%。
大恒科技公告,公司已于2025年10月16日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新恒芯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,并于当日办理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,取得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《营业执照》。该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亿元,法定代表人为佘桃,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、技术开发、技术咨询、技术交流、技术转让、技术推广等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组织开展城域“毫秒用算”专项行动,其中提到,聚焦算力网络发展,构建高在城域内提供毫秒级算力资源网络通达能力速大容量、确定低时延、泛在广覆盖的城域网络,即面向基础设施实现算力中心毫秒互连(<1毫秒),面向重点场所实现算力资源毫秒接入(<1毫秒),面向应用终端实现算力应用毫秒可达(网络时延<10毫秒)。以专项行动为牵引,带动产业各方聚焦畅通毫秒用算通道,在全国范围内梯次推进毫秒用算网络建设,到2027年基本形成全域覆盖、高效畅通的城域毫秒用算网络能力体系。
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,公司在管住宅、公建及体育场馆项目数量共计428个,签约建筑面积共计约5,098.53万平方米。其中,公司在管住宅项目143个,建筑面积约2,036.31万平方米;公建项目252个,建筑面积约2,752.41万平方米;体育场馆项目33个,建筑面积约309.81万平方米。2025年第三季度,体育场馆新增花都区体育中心、花都区体育馆、花都东风体育馆,建筑面积约5.16万平方米。
民士达10月16日公告,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.06亿元,同比增长9.92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14.39万元,同比增长6.44%。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.43亿元,同比增长21.77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17.17万元,同比增长28.88%。
国家税务总局16日发布的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,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,今年前三季度,全国企业设备更新加快推进,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明显。从具体数据上看,工业企业设备更新情况总体较好。今年前三季度,工业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.4%。其中,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良好增长势头,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14%。同期,全国企业采购数字化设备金额同比增长18.6%,其中,部分高端制造行业加快数字化投入,船舶制造、计算机行业采购数字化设备同比分别增长17.3%和22.7%。